去年一位裝潢師傅,帶著五坪的"柚木實木地板"來到公司,請我們為這批實木地板重新製作企口榫~
本以為這是"裝潢師傅"在更新木地板時,所拆下來的戰利品!!
但仔細一看,漆面鮮少有刮花,或者其他長期使用所形成之磨損,於是好奇的向師傅打探一下...
他提到....這批(四寸)柚木地板是幾個月前,他所承包安裝的工作,總坪數60坪。
完成後沒過多久就出現反翹的情形,於是又全數拆掉......
言談中,他頗為怪罪屋主門戶緊閉,通風不良才導致這樣的結果......(當下小弟只是笑笑,不做評論)
就裝潢工法而言,小弟是外行,沒有資格對工法發表任何評論!!
但就實木材料的特性,小弟從事"木材加工"有些時日,可以提供一點看法給各位看倌!!
先來檢視"柚木地板"的狀況,乍看之下好像沒有問題!!
拿個"直角規"靠在地板上,問題就出現了.....
絕大多數都出現同樣的變形問題,最大變型量2mm
之所以在安裝完成後沒多久,又拆掉的主因應該就是這個.....
那造成這種狀況的元兇又是什麼呢?
檢視地板的背面,元兇已經在那跟我們揮揮手說哈囉!!
是實木地板的錯?.....不是!!
是白膠的錯?.....不是!!
地板沒錯..白膠也沒錯...錯在它們兩個,在這不適當的場合交纏在一起!!
孽緣啊.....
師傅在安裝地板的過程中,都會鋪上防潮布,防止水泥地面的水氣上升,不論架不架高,都少不了鋪上夾板,
最後則是鋪上面板(實木地板或海島型地板)
如無意外,防潮布可以阻絕水泥地面的水氣上升,在同樣師傅,同樣的安裝流程,往往"海島型地板"沒有問題,
而"實木地板"則會出現反翹變形。
有趣的是...有些"裝潢師傅"會怪罪"實木地板"品質不良,或者怪罪屋主後續處裡不當!!
這類失敗案例多不勝數....
有少部分的"裝潢師傅"長期接觸人造合板,鮮少有機會瞭解實木地板的特性,以致同樣的工法卻有不同的結果!!
故事要從頭說起....
以目前市面流通的"柚木地板"而言,這批"柚木地板"等級也算中階....(不要跟十年前相比的話)
除非特殊用途需要,一般在塗裝(上漆)的過程中,背面是不塗裝的。
實木材料本身具有調節水氣的功能,能夠適度的吸收水氣與釋放,而表面經過塗裝(上漆)處理,則不具調節功能。
部分"裝潢師傅"習慣在安裝地板時,在地板背面淋上"白膠"再打釘,感覺上這個做法可以讓"實木地板"與"夾板"
平整膠合,將來較不會反翹.....
想法看似萬無一失,但有兩項破綻:
1.白膠本身為"水性膠",含有大量水份。
2.夾層中,過量的白膠,在通風不良的環境下,乾燥極為緩慢!
由於地板背面淋上過量的白膠,白膠內的水份被實木地板吸收,造成地板背面吸水膨脹,正、背面的含水不均,
而出現反翹....
有趣的事情來了,當地板背面飽吸白膠所提供的水份時,白膠因為水份的離開,終於達到可以乾燥凝固的條件,
乾燥凝固的同時,也將膨脹反翹的實木地板給定型了!!!
是的....它已經....回不去了......(再回頭看看背面上膠的照片,是不是有點概念了)
有經驗的裝潢師傅,安裝"實木地板"早已經不再使用白膠了,白膠雖然便宜好用,但用錯場合真的會損失慘重!!!
"實木地板"有別於"海島型地板",只要不是嚴重的損壞,不論是二十年、五十年....甚至更久,它都有機會經過
重新整理而重獲新生!!
地板啊!地板!...希望再次相遇是二十年後、五十年後(我可能等不到)!!....只要不是幾個月後..就好!!~
但願這次負責裝潢施工的人員,能夠體會失敗的主因,日後對相同的材料施工,能做出正確的判斷~
文章主旨,無意批評任何,從事"室內裝潢"的專業人員!
而是希望經由失敗的案例,找出原因,思考最適合的作業方式。
也建議目前自宅正在做裝修的格友,信任您所配合的裝修師傅,提供的專業建議,不要給予太多綁手綁腳的限制,
(我知道很難....),但就像醫病關係一般,互信互助,相互配合,師傅也才能更充分發揮!!
以上內容皆屬個人經驗,如有錯誤煩請導正,虛心受教~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待續(不定時添增圖文)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留言列表